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鹤壁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其它科目 > 浏览
楼主
高考物理试题中科普信息题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高考物理试题中科普信息题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近观几届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均有与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现代科技成果和社会知识等有关的科普信息题,所谓科普信息题是近几年高考根据”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出现的题型,通常以科普信息为载体,由”事件、信息、问题”三部分构成,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收集和处理信息、知识迁移、综合分析和类比应用能力,在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形势下,这种题型在高考物理试题所占的比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正成为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的主要题型,本人通过对2000年以来高考题的研究、分析和解答,认为科普信息题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全方位地吸取新知识,扩展视野、拓宽知识面、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源,同时它对考生全面了解现代科技重大成果和应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和提高科学素养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它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的基本理念,因此,研究高考物理科普信息题,对指导学生参加高考及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下面列表分析从2000年到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题和上海物理试题出现的科普信息题,并选解一题,从中了解科普信息题的特点和掌握解题策略。



年份
科普信息题内容

全国卷
类别
题型
上海卷
类别
题型









2000年
29题、 霍尔效应(16分)
 

现代科技
填空 证明题
13题、二头肌收缩力估算(4分)

15题、宇航员漂浮外层空间(4分)

24题、太阳热辐射、火星平均温度估算(13分)
日常生活







现代科技





科普信息
填空题







填空题





计算题















2001年
19题、抗洪抢险(6分)

24题、电磁流量计(6分)

30题、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分析组成(24分)

31题、太阳质量、寿命的计算(28分)


社会内容





工程技术



现代科技







科普信息
选择题





选择题



计算题







计算题
6题、延时开关(5分)

9题、三位科学家(4分)

13题、超声波测速仪(4分)

18题、力电转换器(7分)

19题、估算年降雨量(10分)
工程技术



物理学史





现代科技



科普信息



工程技术
选择题



填空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2002年
19题、视场角计算(6分)

26题、蹦床(20分)

27题、电视机显像管中电子束偏转(20分)
日常生活



体育运动





现代技术
选择题



计算题





计算题
7题、航天探测器(5分)

16题、光电脉冲测车速(6分)

17题、伽利略温度计(6分)

21题、自行车问题(13分)

23题、电磁作用输送非导电液体(16分)
现代科技



工程技术





科普信息





日常生活





科普信息
选择题



填空题





填空题





计算题





计算题











2003年
22题、K介子衰变(6分)

24题、中子星最小密度(15分)

25题、自行车中小型交流发电机(20分)

34题、传送带输出功率(22分)
现代科技



科普信息





日常生活





工程技术
选择题



计算题





计算题





计算题
13题、登山运动员攀登的海拔高度(4分)

18题、热敏电阻(7分)

23题、静电除尘(14分)
体育运动







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


填空题







计算题



实验题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上海卷每年均出现这类题目。全国卷从2001年起有很大改变,试题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能力的考察,具有时代气息。且题量出现四题左右,分值占总分比例不断提高。



二、科普信息题内容大致分为五类

1、现代科技中的信息题    2、工程技术中的信息题

3、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题    4、科普知识的信息题

5、社会内容和体育中的信息题,还有物理学史内容等



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均有,体现了该类题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下面以2003年全国理科综合题25题为例,研究科普信息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从中提出笔者的应对策略。

曾经流行过一种向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图1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N、S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为固定在转轴上的矩形线框,转轴过bc边中点、与ab边平行,它一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相接触,如图2所示,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使线框在磁极间转动。设线框由N=800匝导线圈组成,每匝线圈的面积S=20cm2,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磁场强度B=0.010T,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cm,小齿轮的半径R2=4.0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cm(见图2)。现从静止开始使大齿轮加速转动,问大齿轮的角速度为多大才能使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3.2V?(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之间无相对滑动)

         

   分析:这道题的事件是自行车上后车轮边的小发电机,靠车轮摩擦带动小轮轮动发电,信息是大齿轮传动小齿轮,小齿轮连动轮胎摩擦小轮,转动磁场中线圈发电,已知各轮半径和线圈匝数、面积,问题是求大齿轮多大角速度才能是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3.2V?



  这道题看看有点吓人,其实考了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及电磁学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和有效值二个知识点,难度不是很大,但问题所给的信息是新的,导致考生失分较多。

解答:交流电动势最大值  εm=NBSω0   有效值U=εm/   

   后轮胎边缘线速度和摩擦小轮的线速度相等  R1ω1=r0ω0

   大齿轮与小齿轮线速度相等         R3ω=R2ω1

   以上可得  ω= UR2r0/BSNR3R1 代入数据 ω=3.2rad/s



  从这道题不难看出科普信息题有三个特点::

  交代取材背景。命题材料一般不是教材中的现成内容,而是与生活、科技、社会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简述具体过程或原理。题中涉及到背景一般是学生不熟悉的或熟视无睹的,必须以较长的文字或用图表来说明,具体情景在课本上所没有的。



  起点较高落点低。这类题取自上述五个类别,特别是高科技方面的知识,起点很高,但由于高中生实际水平限制,设计的问题并不难,只要用学过的相应知识点就能解决,上道例题就是体现上述特点。



所以科普信息题特点归纳为:试题源于教材但远离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以能力考核为主。



但是许多考生对科普信息题并不适应,高考中对这类题失分很重,反映出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和科技问题的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接受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能力不够。有些考生习惯于应试模式教学中做一些”学术性”的习题,而较少接触科普信息题,过多地做与科学及生活无关的经院式习题,尽管这样对巩固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无形中使学生认为知识是停留于纸上的,与生活不搭界,也不关心当今社会面临着哪些问题,科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等等,造成信息储备量不够,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这第一步就不能达到要求。



  从信息中建立物理模型,马上联想到学过的知识点来应用,这第二步解题步骤没达到。考生面对这类题时,往往受到信息表象的干扰,而难于从所给信息中抓住物理本质,从而建立适当的模型,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题,实际上应用这个知识点在平时是熟练的。



  缺少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养成做物理题就是找公式代数据的解题习惯,没有定性分析及良好的科学方法运用,以至于碰到科普信息题就束手无策,近几年高考越来越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势必对考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在高中逐步培养。



  那么在教和学中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呢?

  应对一 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让物理教学能联系实际,让物理生动起来,让学生对物理有亲近感。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参考教参从自身和学科的角度来教授知识,教师认为这样很有意义,而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些知识是教师和课程强加给他的,显得很被动,而实际上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引出教学课题。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行成功,教师及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应用物理知识予以讲解,这样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这堂课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牢牢掌握,比单纯做几道题目效果要好得多,又消除了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和具体实在,又激发了爱国热情。教师这一改变势必要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树立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那么这样,也必定增加教师工作量,因为现有课程联系实际还不够多(尽管比老教材要多),且科普信息题也远远不够,需要教师去寻找、编撰,因此要提高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可围绕科技、社会、生活三方面不断搜集信息题,通过许多方式教给学生,如果坚持下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有助于培养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学生:转变观念,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主动去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2001年考查的”电磁流量计”、”太阳质量、寿命的计算”、2002年的”视场角计算”、2003年的”中子星最小密度”等等,都是较难读懂的题目,这使得同学要有读懂自然科学资料的能力和整合、应用信息的能力,要”学会学习”。如课本上的选学章节和课后阅读不要因为不考就不去看,平常应关注最新科技成果和自然现象,到网上搜索和浏览相关专题,日积月累肯定会提高阅读和审题能力,考试时碰到这类题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而束手无策。



  应对二 教师:发挥桥梁作用,潜移默化地把物理教学和科普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开拓新的物理教学空间。如开设”生活中的物理”选修课,使教学的章节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或在单元练习中加入科普信息题,或出现在期中期末试卷中,或进行”科普信息题汇编”训练等等,一旦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信心就会不断提高。高考物理试题坚持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那势必出现许多涉及科研、生活、生产中的科普信息题,作为教学主导者,那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来适应和跟紧这一步伐。



  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做题,但不能简单地以做习题或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或者以为做一些大量的此类题目就行,而最根本的要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清楚的基础上,弄清本质,再去适应这类题,这样就能得心应手。



  应对三 教师:在高一、高二物理习题教学中,除了传统地巩固基本概念教学外,应创设新信息为背景的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建立准确的模型,这一过程很重要。好多考生就是面对新信息而不会转换成物理模型,导致该会做对而作错的结果,教材中的内容具有典型、浓缩和抽象的特点,没有拉近与现实的距离,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转换信息、运用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应针对性进行这类题的训练。



  学生:在认真掌握基本概念、公式的基础上,面对科普信息题,要熟悉特有的解题思路:

  边认真阅读边画出物理情景,明白描述的事件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

  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次要的因素,挖掘隐含条件。

  类比转换,把有效信息和求解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对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定量计算直至正确答案。



  高考改革的重点反映在考试内容上就是在总体上更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概念,试题增加了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而科普信息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和现代科技气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确是一个良好的导向,因此要求我们的教和学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要结合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时代的特点,注重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使教和学做到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将封闭式的教学变为开放式,转变过去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和应用的观念,使学习的物理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

  

参考书目:

《2002、2003年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

《稳定 发展 求实 创新---专家组评高考试题》2002。1.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联系实际培养思维品质》刘立毅 2003。6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许老师(914084)07-02-02 09:12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鹤壁家教网 ©200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