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鹤壁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教师之家 > 浏览
楼主
科学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科学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媒体对此已多有报道。近几年来,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人际交住中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其健康心理已十分必要。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调节各种心理问题,使学生进入一种舒适的心理区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关于人的“五个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该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惟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而各种需要有先后顺序与高低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性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就是说,人的各种心理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进入舒适的心理区域,那么内在动力将得以调动,内有潜能将得以激发。
细致入微,用关爱来满足生理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生理需要归纳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是他们的生理需要。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那么,如何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关心、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缩短和学生们的心理距离,由陌生人变成知心朋友。平时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熟悉他们的心理特点,在了解的基础上用平等、科学的方法做学生的工作。要尊重和信任学生,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要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与行为上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真诚地相信他们,用理解获得理解,用信任赢得信任。切忌“高人一等”,武断专横,甚至以教育者自居,任意讽刺、挖苦、处罚学生。
   再则,学校中常部分学生远离父母,在学习、生活上时有困难发生,老师应尽力帮助他们,从生活小事入手,对他们关心体贴,使他们学得安心、生活顺心。现在由于多数家庭的父母工作都比较繁忙,所以“留守”子女较多,这些学生因各种原因长期见不着、或很少见到父母亲,往往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教师要常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疑惑。对于生病的学生教师们更应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这种关爱能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温暖,能源源不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更能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使他们觉得父母就在自己身边。
团结互助,用友爱满足安全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
   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期,更是学知识的关键期。在这阶段,学生们开始把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看得很重要,把交朋友也看得很重要,这种正常的交往虽能促进同学间的友爱相处,但在交往过程中,也往往存在一些偏差。一些品行、学习都较差、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同学结交在一起,他们义气重,动不动就惹事生非,给同学学习和班级声誉往往会带来一些影响。要使这种学生摆脱心理上的种种困惑,满足他们在集体中的安全需要,作为老师只有对他们以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促使同学间互相关心,友爱相处,才能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达到师生心理相融。要采用“逐步教育,逐步分化瓦解”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把他们曾经放“野”的心重新“唤”回来,达到“回心转意”的目的。还有一些学生,原本是朋友,后来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老师则要采用“疏导障碍,握手言和”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在有益适度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心灵是敞开的,精神是愉快的,使他们在团结互助、互尊互爱的氛围中满足了安全需要。
关注爱护,用博爱满足爱与归属需要
   马斯洛需要第三层次是爱与归属需要,包括被人接纳、爱护、关注、信任、欣赏、鼓励和支持等需要。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他所在的班级,应该成为他心目中的大家庭,每一位学生都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作为教师,要拥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应一视同仁的接纳、爱护、关注、信任、欣赏、鼓励和支持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养料,只有沐浴在这种爱的阳光下,学生才能尽快找到班级的归属感。在教学工作中,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总会造成老师的心理偏差。老师总是不知不觉地喜欢那些优生,而对后进生缺乏信任,怀疑他们的能力,不相信他们的进步。正所谓“一俊遮百丑”,也学生什么都好,后进生什么都差。而后进生由到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另眼相待,滋长了抵触情绪,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缺乏信心。拍球效应告诉我们,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跳得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取得的成绩也会越好。反之,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时,老师的火气越大,学生的抵触情绪也会越强烈。笔者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有句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将子一长。”,那么,“数生十过,不如将生一长。”
   因此,作为教师要关注爱护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使所有学生,互相关爱、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从而使大家共同融洽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用信任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并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行”,“别人做得好,我也会做好”“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再则,欣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赞许他们的第一点进步,呵护他们的每一次与众不同,在夸奖每一个学生时,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们的赏识中心情舒畅、快乐成长。
倾注爱心,用平等满足尊重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又一需要是尊重需要,这是高层次心理的需要。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渴望能爱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的心理需要。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促使学生信心百倍地学习和生活。正如吉布林所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老师开展工作,教育学生时,必须以尊重人格为前提。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达到“批评无痕”的境界。春风化雨般的批评无痕,它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不会引来抵触情绪。它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尊重,体味到老师的拳拳之心,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因此,教师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要倾注爱心,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并能从老师对他的尊重和爱中学会自尊,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当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就能增强信心,看到自身的价值,满足尊重需要。
创设条件用激情满足自我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次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需要。这就是要求教师能创设各种亮相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
   众所周知,处于青春初期的现代少年,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迅速发展,这时的学生特别关心自己的形象。从外貌到内在的各个方面,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被人尊重的欲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烈,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迫切,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希望获得成功。基到此种情况,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创设不同的条件,搭建不同的亮相舞台。通过短剧表演、自我独白、行为塑造、问题讨论、成就展示、感情表达、自我推销、绶解冲突、造就乐趣的活动,尽情地表现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相信自己。
   实践证明,一旦有舞台,就会有精彩的表演,许多学生那些不为人知的能力也就显现出来了。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能够得到满足,那么人的心理状态便会进入舒适区域,处于平衡状态,学生的心理便可得到健康发展。<作者:木思> 湖北枝江育人择差教育中心
作者:许老师(914084)07-02-02 09:08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鹤壁家教网 ©2003-2015